2017年5月26日 星期五

近期策略狀況 Update 20170527

重回職場到現在 10 個月了,在11月左右系統因為有些狀況再加上 Performance 並不佳,我先暫停了程式交易,到了今年三月底我又重啟系統,不過,我換成了另外4隻策略,短週期的順勢突破策略,Total 只用了8口小台的成本和以前最多18口比起來小多了,到目前小賺4萬多,主要還是來自於這週的大漲,應該所有的順勢都是一樣的結果,主要還是看之後,換策略好還是不好不知道,不過,之前的9支確實破 MDD,而且到目前為止還在震盪,如果統計去年11月到現在不概續效就是盤整吧,值得一提的是之前改寫結構理論的 ma200
表現的異常的好,和原版比起來 + 11萬,雖然我沒有實際下單,看到成果還是非常開心,所以,程式多條件並不是不好,如何搭配應該才是重點,就像是完整的均線理論應該是要包括突破、拉回反轉續漲、中途假跌破、乖離過大拉回、高檔跌破反空、...等才是完整的葛蘭碧均線法則,如何設計在一起不互相衝突就是藝術了, ma200 的結構版其實就有類似的效果,只是它真的很花時間
      st1 , st6, st9 是近期表現較好的策略,st1, st6 之前破 MDD ,現在又開始回來了,一種循環的感覺, st9 則是 Q大書中的策略小改非完整,在前幾天創新高了神奇


至於阿政大的myCTA, 最近有了一點小小的體悟,請用 Round 不要用 Int,理論上會好一些,現在也重新上線測試,結果今天發現了小 bug 損失4000,理論還是之前的,原則是如果順利風險會下降,獲利會上升,風險報酬比會是原本的1.5~2倍左右..過一陣子再 update

還有就是 Q 大,前陣子去上了他的課,有其特殊風格,他主張要有非常多的策略,以策略倉庫的方式來分散風險,因為,所有策略不管多漂亮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破 MDD 或失效,所以應該準備多一點不同的策略給予相同的權重來分散風險,其實殊途同歸,未來應該也會朝這個方向上努力,只是生策略真不容易呀,依 Q 大的方式雖然簡單,還是花時間,到目前我只誕生了 8 隻,績效還只一般,還要再努力呀.

還有要提醒同好,回測記得樣本數要多,太少的話容易失效,而且記得盲測2016~2017(很多策略失效的年份),策略的重點還是要能創新高,不能創高都是過眼雲煙..切記.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